piāomiǎo

缥缈


拼音piāo miǎo
注音ㄆ一ㄠ ㄇ一ㄠˇ

繁体縹緲
词性形容词

缥缈

词语解释

缥缈,缥乎,缥缥[ piāo miǎo,piāo hū,piāo piāo ]

⒈  隐隐约约,若有若无。

dimly discernib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縹眇”。亦作“縹渺”。

⒉  高远隐约貌。

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羣仙縹眇,餐玉清涯。”
李善 注:“縹眇,远视之貌。”
唐 杜甫 《白帝城最高楼》诗:“城尖径仄旌斾愁,独立縹緲之飞楼。”
宋 苏轼 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词:“缺月掛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惟见幽人独往来,縹渺孤鸿影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孤影,南枝乍冷,见乌鹊縹緲,惊飞栖止不定。”
郭沫若 《星空·天上的市街》:“我想那缥缈的空中,定然有美丽的街市。”

⒊  随风飘扬;随水浮流。

唐 李白 《愁阳春赋》:“縹緲兮翩緜,见游丝之縈烟。”
宋 陈允平 《垂杨》词:“飞花满地谁为扫,甚薄倖,随波縹緲。”
元 许有壬 《太常引·池荷》词之二:“红衣縹緲,清风萧瑟,半醉岸乌巾。”
闻一多 《李白之死》诗:“还有吹不满旗的灵风推着云车,满载着霓裳缥缈、彩佩玲珑的仙娥,给人们颂送驰魂宕魄的天乐。”

⒋  形容声音清越悠扬。

唐 司空图 《注愍征赋述》:“其雅调之清越也,有若縹緲鸞虹,譻譻嫋空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歌声縹緲,直入云霄。”
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南巡盛典》:“金石鏗鏘,宫商縹緲。”
李瑛 《笛声》诗:“从哪里飘来一缕笛音,在这僻静的深山缭绕?比幽谷的溪水还清脆,比云中的莺啼还缥缈。”

⒌  虚浮;渺茫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轻靡者,浮文弱植,縹緲附俗者也。”
周振甫 注:“縹緲附俗:虚浮、不切实而依附俗説。”
清 杜荣寿 《<小螺庵病榻忆语>题词》:“底事隔年先异兆,人与莲花同縹緲。”
夏曾佑 《小说原理》:“人所乐者,肉身之实事,而非乐此縹渺之空谈也。”
郭沫若 《女神·凤凰涅槃》:“我们这缥缈的浮生,到底要向哪儿安宿?”

⒍  峰名。

清 吴伟业 《缥渺峰》诗:“兹峯非云高,高与众山别,其下多嵌空,天风吹不折,插根虚无际, 縹緲 为险絶。”
注:“縹緲峯 :顾野王 《舆地志》:‘ 縹緲峯,洞庭 之最高者。’ 卢熊 《苏州府志》:‘ 包山 最高者为 縹緲峯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缥缈[ piǎo miǎo ]

⒈  高远隐忽而不明。唐·白居易〈长恨歌〉:「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。」明·叶宪祖也作「漂渺」、「飘眇」、「飘渺」、「飘缈」、「瞟眇」、「缥眇」、「缥渺」。

《易水寒·第二折》:「缥缈层台,势凌空列星堪摘。」

⒉  声音清扬而长。也作「飘眇」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三〇回》:「歌声缥缈,直入云霄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缥缈"的意思解释、缥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喜欢雨天淡淡的忧伤,只有这样的氛围可以上自己的心情完全放松下来,如同在暖气片上醒着的面,干硬的身体一点、一点地柔软,平素隐藏起来的各种欲望一点一点发酵。目光缥缥缈缈地穿透眼前任何障碍物,被撞散为成千上万的光粒,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所有。

2.这首诗只是象征其政治理想的追求,可望不可即,有如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境。

3.宇宙再如何广阔无垠,也都能落入眼底;大海再如何缥缈浩瀚,也都能奔腾不息;朋友再如何相隔遥远,也都能装在心里。愿你快乐每一天,青春永无敌!

4.用“真诚”画对“思念”的心,拜托周末来传讯,距离再远,拉不断我对你的爱恋,周末又现,你我即花好月圆,两颗心紧靠,幸福不再缥缈。亲爱的,想你的思绪不断,周末见!

5.人的理想永远忽隐忽现,却不离不弃,在沮丧失望的时候,理想会来鼓励他,但理想虚无缥缈,无从捉摸。

6.你的十指挠动了琴音,悠扬而深情,如斑驳思念缥缈在风里,清风的啜泣声碎落在你的柔肠里,如悠悠浮云,吟唱尽相思的沧桑。

7.你的十指挠动了琴音,悠扬而深情,如斑驳思念缥缈在风里,清风的啜泣声碎落在你的柔肠里,如悠悠浮云,吟唱尽相思的沧桑。

8.雨更大了,房顶上,街道上,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,宛如缥缈的白纱。

9.这个人愿意为我流尽鲜血,牺牲生命,但他却不能向我公开藏在他内心一角的小小的秘密。友谊啊,你不过是过眼的烟云,你象阳光一样光明灿烂,但只是可供观赏而不可捉摸的虚无缥缈之物……大仲马

10.江南的冬天来得突然、但也来的干脆利落。这几天,绵绵的冬雨斜斜地交织在阴沉的天空里,灰蒙蒙的雾霭笼罩着整个滨海小城。站在楼上眺望,不远处的山丘呈现出一派仙境般的景致,一切都海市蜃楼般地虚无缥缈,却又恰恰是大自然馈赠给江南冬日最真实的画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