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ǒshī

裹尸


拼音guǒ shī
注音ㄍㄨㄛˇ ㄕ

繁体裹屍

裹尸

词语解释

裹尸[ guǒ shī ]

⒈  包裹尸体。

⒉  谓战死沙场。语出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包裹尸体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一〇五引 唐 戴孚 《广异记·宋参军》:“以毡裹尸,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,不胜秽积。”

⒉  谓战死沙场。语出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。参见“裹尸马革”。

南朝 梁 何逊 《见征人分别》诗:“且当横行去,谁论裹尸入。”
清 沉涛 《柳河川吊常开平》诗:“裹尸便当角巾归,为尔临流一慟哭。”

国语辞典

裹尸[ guǒ shī ]

⒈  包裹尸体。

南朝梁·何逊〈见征人分别〉诗:「且当横行去,谁论裹尸入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裹尸"的意思解释、裹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他为国鞠躬尽瘁,燕然勒功,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,国家终于恢复治安,他真是死而后已啊,但他死后被人陷害,马革裹尸,真可惜。

2.与“马革裹尸”的同僚相比,他能安安稳稳地死在自家炕头儿上,自然属于“善终”了。

3.当时天上全不见星光,惨淡的愁云,层层叠叠,堆在地平线上。黑色的天宇笼罩着这些死气沉沉的街巷,有如一幅巨大的裹尸布覆盖在这巨大的坟墓上。雨果

4.作为一名军人,就是要保家卫国,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。

5., 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,幸福生活来临了。

6.太师之言如暮鼓晨钟,乃是我辈之楷模,关旭不才,纵使马革裹尸,也决不让胡虏越我大周边境半步!

7.我宁可马革裹尸,也不愿忍辱偷生。

8.不言弃教会我们即使腹背受敌也要血战到底,即使马革裹尸也要不屈不挠,即使兵挫地削也要重整旗鼓,征战天下。

9.我宁可马革裹尸,也不愿忍辱偷生。

10.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